cha

PICO裁员启示:一路狂飙的ChatGPT,让元宇宙熄火了?

  伴随着ChatGPT的全球狂飙,蓦然回首,人们发现曾盛极一时的元宇宙似乎突然哑火了,连带曾热炒的AR/VR产业都陡变萧条,弹指一挥间,风口已全变!

  就在昨日,国内两大有布局XR业务线的巨头纷纷传出变更赛道和优化裁员的消息,被资本淡忘的元宇宙,会成为压垮头显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头显成伪需求,锅在ChatGPT?

  元宇宙方兴未艾之际,不仅Meta、微软、苹果等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纵深布局,国内包括腾讯、字节、华为、快手等在内的一众名企也是摩拳擦掌跟进,岂料,才过去不到一年,伴随着Meta的百亿美元巨亏、微软的万人级大裁员、苹果头显产品的一再延期……业内外人士无不深深感受到XR行业的凛列寒气!

  2023年1月31日,《VR陀螺》报道称,经过与本人求证,快手元宇宙业务负责人马英武正式离职,并且快手全景视频业务暂停,此举意味着快手的VR/元宇宙业务已实质性停摆;

  2月16日,《南方都市报》援引报道称“接近腾讯的消息人士回应称,游戏XR业务线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对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但不意味着腾讯放弃探索XR领域”。此时距离腾讯布局XR业务线才过去7个多月;

  《同花顺财经》称“据澎湃新闻,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旗下PICO业务线进行一波大裁员;《钛媒体》称“字节跳动旗下VR厂商PICO被曝出裁员,据报道,PICO团队规模2000人左右,此次优化比例在20%-30%,意味着近400-600人将受到影响”;

  不过同日,PICO内部人士对包括钛媒体、同花顺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近期确实会有一轮组织优化,但是是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业务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在笔者看来,与腾讯和快手的“练兵式”布局不同,字节是国内巨头中,唯一一个真刀真枪杀到XR硬件市场的巨头,也就是说,在这场XR行业的“倒春寒”中,字节和Meta受伤最重。

  《Tech星球》报道称“9年前,Facebook曾豪掷20亿美元收购Oculus,而在国内VR赛道,字节跳动亦是一出手就是90亿拿下了PICO,据PICO离职员工表示,目前字节在PICO上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200亿左右的规模,相当于每卖出一台PICO设备,都亏损1000-3000元左右”。

  从收购PICO、对标Meta可以清晰看出,字节在XR领域的庞大野心,并且将PICO收入麾下后,字节也确实创造过一段“高光征程”:

  2022年Q3,PICO的全球市场份额预计接近15%,虽然距离75%份额的Meta差距极大,但是仍然拿到了第二名,国内VR市场,PICO市占率已高达57.8%,更是独孤求败的存在,那怎么还会遇到裁员和收缩的问题呢?

  IDC数据显示,2021年AR/VR头显设备全球出货量超过1100万台,而2022年AR/VR头显设备全球出货量已降至970万台,跌幅近12%,与此同时,Oculus市占率也从2021年的90%下滑至2022年的75%,其实已经说明XR(AR/VR/MR……的统称)行业在逐渐萎缩。

  为了让大家更具象化理解,我们再接着看一组字节旗下PICO的具体产品,在可观测周期内的销量数据:

  据Sandalwood Advisors电商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9月27日国内正式上线开售的Pico 4,截至2022年10月14日,在京东、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的线上总销量仅为4.6万台左右,而科技数码产品,首发的头一个月,是黄金走量期,可是头半个月国内市场连5万台的销量都没有实现,距离彼时字节定下的年销100万台的目标更是天壤之别,这似乎是一个不太妙的讯号。

  截至2月16日,PICO抖音官方旗舰店总销量2万出头,京东官方旗舰店评论数2万+(按照京东65%的线上平台出货占比倒推,理想情况,京东可能卖了逾7.6万台),天猫官方旗舰店月销量最高的是1000+台,毛估,截至目前,PICO 4国内出货规模大约10万+。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降价铺渠道,PICO 4的下游代理商为了出货,已经将全新的PICO 4以低于海外版近700元的价格挂在闲鱼、拼多多等平台,降价或多或少也刺激了一波销量。

  到目前为止,国内市场,理想状态下,可能也就接近20万的量,如果按IDC统计的2022年HI国内VR总出货量55万台左右的数据,一个季度实现10~20万的Pico 4似乎还算得上优秀?

  “出海成绩也不太理想,2022年9月底,(Pico 4)应该是卖了几万台,目前全球销量应该是30万台左右”——PICO一员工透露给《Tech星球》。

  来自《Tech星球》的信源似乎也印证了笔者预测销量的合理性。

  用了一整个季度的时间,全球销量才达到30万台的规模,也恰恰说明,即便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也只能反映VR的客群是小众的小众的存在,这时候,市占率也缺失了说服力。

  2022年Q3,市场机构预测Meta的Oculus头显设备出货量同比下滑48%,近乎腰斩,与此同时,坊间盛传PICO下调出货目标的消息,虽然字节方面对媒体否以否认,但是已经充分说明了,在当下这个节点,XR硬件产品所遇到的销量难题,一时无解。

  锅显然不在ChatGPT,字节跳动,还会继续给PICO输血吗?

  PICO 4遇冷的真相!

  什么都推给大环境,对外搪塞媒体或许有效,但是,从不找自身原因的话,既使大环境变好,也很难再次起飞,故笔者认为,仍然有必要在客观外部原因之外,进一步剖析PICO遇冷的内核原因。

  一,或高估了何同学、关晓彤和数码Kol们的带货能力。

  为了打开市场,PICO市场营销团队也是舍得花钱,除了邀请了大批数码博主参加PICO 4的盛大发布会之外,还重金拿下了关晓彤和彼时如日中天的科技数码圈头号网红何同学,但最后结果,雷声大,雨点小。

  何同学、关晓彤、数码KOL对于PICO 4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止于产品曝光层面,也就是说,完成了商单的推广任务,也就结束了,并没有长效的安利机制,故而实际的成交转化,可能就远低于PICO 4市场部的预期,不然很难解释PICO 4的窘迫销量。

  图:截拼自PICO-XR官方

  还记得《狂飙》中的一个经典场景吗?王秘书暗示高启强身陷困境是因为没找对人,那我们设想,如果把给网红明星们的营销预算拿出一小部分,用于给有真正带货实力的主播们的坑位费和提成奖励的话,PICO 4的销量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PICO 4产品本身的硬件品质颇受质疑。

  实际上,在PICO 4发布后的一个多月,网络上就曝出了其使用残次零件的问题,并且还有媒体称PICO陷入了内部派系争斗,我们对于科技大厂内部的政治斗争不予置评,但是,作为一款定价2000多的潮流数码产品,如果基础的品质都无法过关,那显然是对口碑的重大损伤。

  除了大V的吐槽,在黑猫投诉平台,也有很多用户发出了对于PICO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强烈不满,并愤而投诉的贴子。

  第三:XR硬核内容生态的匮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参加PICO 4发布会并拿到媒体评测产品的数码大V们,在后面的一周、一个月、一季度、半年……有几次跟踪分享产品亮点和真实使用体验的?

  如果连对潮流数码产品保持长久热爱的数码KOL们都无法做到经常使用,那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岂不更没有购买的冲动了?

  这种伪需求背后,其实还反映了一个底层逻辑——PICO 4缺乏吸引他们的内容生态!

  比如,在数码大V@机海风云 微博底下,有网友留言称“买后用了不到1小时,除了擦边视频体验算不错,游戏连小品级都够不上,电影效果差,落灰中了”。

  在脉脉平台,有自称是PICO大裁员一员的员工表示“字节很厚道,裁员补偿很香,但是字节不懂游戏,(PICO)高层也不懂游戏,我们这些中低层累死累活,能换来什么呢?解脱了”。

  在相关的留言互动区域,亦有多名认证title为“字节跳动员工”并获得加V的网友的坐实被裁属实的回复,并表示3.15是自己的lastday。

  能否打造出爆款级VR游戏或一流的观影体验,意味着PICO系列VR头显产品能否真正地有生命力,我们从不奢求有朝一日能在PICO上解锁《三体》那奇幻瑰丽的游戏,但好歹目标应该远大点,比如,有没有可能,在地球世界,PICO也能打造出类似《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或干脆能对标《头号玩家》之类的VR沉浸爆款呢?

  末了,PICO新品据说延期到4月面世,这对于PICO的极少部分忠实用户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近日,苹果原定于4月发布的头显产品也被媒体曝出将于6月面世。

  一个是不太擅长硬件和游戏内容生态打造的PICO,一个是硬件和软件生态协同无敌的霸主苹果,选哪一个?

  消费者也许会用脚投票吧!

  参考资料:

  独家|快手元宇宙负责人马英武离职,元宇宙业务暂停——精选首码

  腾讯回应解散XR团队,Pico传调整,XR产业还能玩吗?——南方都市报

  头显行业“倒春寒”:Pico裁员,腾讯XR整体转向……钛媒体APP

  独家|PICO人员优化,延迟新品或4月面市,字节砸 200亿难出奇迹?——Tech星球

  PICO裁员腾讯换向,去年大火的VR今年潮退了——经济观察报

  Pico道阻且长——零态LT

  部分图源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