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专业文章丨ChatGPT生成爆款“文章”,能否得到“作者”身份?

  【珠海律师、珠海法律咨询、珠海律师事务所、京师律所、京师珠海】

  上一期(专业文章 | ChatGPT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笔者和大家讨论了ChatGPT这个“能写会道”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作为智能搜索引擎+智能文本分析和洗稿器,它在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中学生直接用它查找答案即能完成作业,大学生用它直接生成毕业论文,记者用它撰写新闻稿件……

  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著作权问题的探讨——ChatGPT生成的内容是否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若其生成内容享有著作权,著作权归谁?现有法律体系有无明确保护和限制?目前,在AI绘画、AI辅助编程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样的纠纷。下面笔者将从不同方面和大家进行探讨:

  一主体上:ChatGPT生成内容是否具有作者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而ChatGPT并非我国《著作权法》的“作者”,很难依据法律直接赋予其作者的身份。例如,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菲林律所(原告)诉百度网讯公司(被告)案件中,原告认为其对于利用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自动生成的分析报告《影视娱乐行业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电影卷.北京篇》享有著作权,被告未经许可私自转载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但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该文章系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自动生成,虽然在内容上是以文字作品的形式所展现,亦对有关数据作出了分析与判断,但《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以自然人创作完成为必要条件。

  美国对此亦持有相似观点,虽然《美国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但通过一些知名的案例和美国版权局的著作权登记实例可以看出,美国司法届和美国版权局对此问题持保守态度,即认为非人类的创作内容不具备著作权,不受美国著作权法保护。[1]典型案例为:摄影师斯莱特在印尼苏拉威西岛丛林拍摄黑冠猕猴群时,机缘巧合下,一只猕猴拿到了相机并开始了疯狂自拍模式, 拍下了自己的数千张“自拍照”。

  斯莱特将这只黑冠猕猴的“自拍照”上传到网上后,很快变成了“网红”,甚至维基共享也上传到其网站,并在作者一栏里写下:“The monkey on the photo(猴子自己拍的)”[2]斯莱特认为,维基共享未经其同意就上传到网站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然而维基共享却认为,这张照片由黑冠猕猴自己拍摄,并非斯莱特拍摄,斯莱特不是该照片的作者,不享有该照片的著作权。这个事件迅速引起了大众关注,后来美国善待动物组织代猴子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照片的作者是猴子。法院最终判定,动物不是持有版权的法律主体,不支持该组织的诉讼请求。上述经典案例证明,无论动物或是人工智能,其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著作权人。

  二内容上:ChatGPT生成内容是否具有独特性

  《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可以看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即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这里的独创性,必须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上的独创性。而ChatGPT并不具有人类的思想,它只是基于程序和技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整合而生成,并不具有思想上的独创性。所以,GPT最多算是一种辅助工具,可以将其作为创作的工具,但其生成的内容不可视为法律意义上的作品,不能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三立法目的上:鼓励人们进行创作

  《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不难看出,法律上对著作权的保护,根本目的是鼓励人们进行创作,丰富精神文明,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环境,同时又能在他人利用自己的作品时使自己获得收益,提高生活水平,为年轻人创造良好的创作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从这一角度理解,ChatGPT生成的内容也不能称为真正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ChatGPT生成的内容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是其内容一旦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亦不是免责的,一样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例如:ChatGPT生成的小说,以同义词替换的方式抄袭了他人的小说,被第三方用户在网络上进行了传播,该传播行为依然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第三方用户要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人们可能存在这样的疑问:对于ChatGPT生成的内容,不作著作权方面的法律保护,对于ChatGPT来说公平吗?如果不作保护,是否会影响人工智能的创新?对此,华东政法大学王迁教授认为,人类智力成果中,仅有部分成果能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浩瀚文化中,伟大的思想观点等大部分智力成果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但这些智力成果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法律机制,在其他方面得到保护。且以美国为例,ChatGPT诞生于同样认为其生成内容不受著作权方面法律保护的美国,并得到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来不依靠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和限制,而是通过商业盈利促进其不断完善。

  注释:

  [1]《用ChatGPT代写文章,写出10万+爆款算谁的?ChatGPT:我不怕被告》 2023-02-16来源: 西虹市电台

  [2]《猴子的自拍照,版权归猴子吗?》澎湃新闻 2021-11-17

  律师简介

  房雅萍律师 北京市京师(珠海)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专业领域:诉讼、仲裁法律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专项及常年法律顾问、婚姻家事纠纷、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人事争议

  部分业绩:

  1.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

  2.中关村某机器人产业联盟 常年法律顾问

  3.北京某有限公司与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4.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研究院与武汉市某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5.贵州省某军分区与贵州某开发有限公司、凯里市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合同纠纷

  6.上海某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与安徽某某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