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闯荡」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两会

  ChatGPT,“顶流”本“流”。

  ChatGPT「闯荡」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图1)

  作为科技界“顶流”般的存在,ChatGPT于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也是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首场“部长通道”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回应ChatGPT提问,将其比作梅西。这也是他10天内第二次谈及ChatGPT。

  王志刚表示,ChatGPT的源头是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此次受到关注的在于ChatGPT是一个大模型,对应大数据、强计算、好算法,“就像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

  至于我国在ChatGPT方面的进展,他也表示有布局、有成果,但要达到ChatGPT的效果,还有工作要做。同时,也需要注意如何规范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而站在其他角度,更多产学界代表也带来了自己的提案。

  360、科大讯飞……他们都在谈ChatGPT

  看到标题,或许会有人提出疑惑,即将推出ChatGPT类似产品“文心一言”的百度没有话说吗?

  事实上,因为任期届满的因素,包括李彦宏在内的一票科技大佬都不再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欧全国政协会员。但是,这并不妨碍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成为代表提案中的“高频词汇”,提到它的有过去一段时间频繁发言的360创始人周鸿祎、产业典型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等等……

  ChatGPT「闯荡」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图2)

  · 360周鸿祎——打造中国版"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

  ChatGPT是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奇点和强人工智能到来的拐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超越互联网的产业革命的到来,中国应当迎头赶上;

  2、ChatGPT关键成功因素共三点,首先是"微软+OpenAI"的产学研协同模式,其次是基于开源和众包的开放创新模式,最后是以通用大模型为中心的生态创新模式;

  3、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

  4、针对多条技术路线设立多个国家级长期开源项目,以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为龙头,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形成多个技术路线的创新生态群。

  · 科大讯飞刘庆峰——重视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

  1、重视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形成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

  2、支持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行业示范应用,推动认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办公、人机交互和AIGC领域的价值落地;

  3、进一步加大支持人工智能国产软硬件技术底座,让大模型建设和运行在国产化的存储、算力、操作系统等基础平台上;

  4、建设认知智能大模型公共算力平台,设立揭榜挂帅机制,让更多科研院所和科技创企也有机会站到国家公共算力平台上进行模型训练和算法创新;

  5、构建国家数据资源平台,汇聚认知智能大模型所需要的基础性数据,在依法合规基础上搭建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6、鼓励产业基金参照OpenAI和微软等股东的投资协议模式,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创业团队和核心技术骨干为梦想长期奋斗的股权投资协议模式。

  ChatGPT「闯荡」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图3)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以人为本发展应用AIGC大模型

  1、面向Web3.0时代,需要更加以人为本地发展应用AIGC大模型,打造可信大模型生态;

  2、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和引导,组织政产学研专家共同推进可信AIGC大模型生态的前瞻性研究,加快制定中国相关大模型技术标准与发展框架;

  3、开展针对技术创造类作品权属认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明晰AIGC大模型的知识产权与数据权益保护规则,建立大模型产出物的内容审定和版权界定标准;

  4、组织知名高校、头部企业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围绕生成算法、预训练模型、多模态技术等AI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 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对话式AI模型ChatGPT,本质上就是大模型

  1、泛化能力、通用性强的大模型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方向,有望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之一;

  2、以政策引导为驱动,大力支持国产大模型技术攻关和产品推广;

  3、以生态建设为支撑,营造国产大模型健康发展的成长氛围;

  4、以场景应用为牵引,运用国产大模型技术赋能惠企便民。

  最后:聚焦自立自强

  就在两会开幕前不久,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又以国家安全等理由,将包括浪潮集团、第四范式在内的28家中国实体企业列入所谓“实体清单”……过去5年一步步加紧的美国技术封锁,以及疫情的突发,让一切都变得极不平凡。

  ChatGPT「闯荡」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两会(图4)

  但也是在这不平凡的5年中,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包括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取得新突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等等。

  接下来,继科技创新后,“自立自强”将是主基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