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引热议 清华大学梁正:应该给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多些宽容

  近期,美国初创公司OpenAI推出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发社会热议。针对这一现象,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表示,ChatGPT是大语言模型最新的发展,这一次出圈主要是因为其确实是有质的提升。在落地和应用上,ChatGPT让普通人也认为是可靠的,然后去使用它,这是一个突破。

  “就自身性能还有接受度而言,ChatGPT在商业上是个里程碑,” 梁正表示,谷歌等巨头纷纷跟进,是因为看到了从1到100、1000、10000的放大窗口,提供商业服务的前景都打开了。ChatGPT诞生已经三个月,为什么现在反倒热度更高了?在它刚出来的时候,圈内说这比以前好用,但没有谁真正像现在一样重视它。谷歌等企业加码投资,也是今年才发生,因为它们看到市场机会就来了。

  在惊叹于ChatGPT的智能的同时,也有部分人表达了对AI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对此,梁正认为,ChatGPT会和以往其他新技术的情况一样,取代一部分工作,创造一部分工作,包括成为很多工作环节中的辅助工具。“我并不觉得ChatGPT出来以后会变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就会带来社会颠覆,它应该是件好事。”

  梁正表示,ChatGPT其实跟人类是合作的关系,像机器一样可以把人的“手”解放出来。它其实是个很好的工具。ChatGPT能力是有的,但是缺陷也是明显的,比如说一个现象或者事件,它的语料库里没有的话,目前来看,它不可能无中生有。语言模型其实是先根据它掌握的语料,把答案给你整理好,靠不靠谱其实是要靠人去来做判断的。人工智能目前缺乏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心。比如说人类探索新的科学原理、新的知识,ChatGPT是提不出来的,需要人去探索完了以后,放在知识库里面,它再很快去学习。

  看到美国ChatGPT取得的关注和成就后,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国内科技企业特别是头部AI企业的质疑。梁正指出,类ChatGPT的产品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大模型和深度学习方面有长期的积累和投入。OpenAI这家美国创业公司做出来了,但美国的头部大厂、其他创业公司还未正式推出类似产品,中国大厂、中国创业公司也还并未做出。放眼国内,最有可能做出中国ChatGPT的可能是有综合优势和过去积累和拥有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四层技术栈的百度。梁正认为,应该给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多些宽容,多些信心,让中国民营企业充分迸发活力,让老百姓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马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