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开学第一课讲了啥?流浪地球、三体、ChatGPT等均入课

  开学第一课充满了科技感。

  你知道寒假热门影视作品《流浪地球2》与《三体》中所蕴藏的科学知识吗?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我们能否找到第二个地球家园,让地球不再流浪?人工智能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3年2月15日上午8点,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的开学第一课《2053,请回答!》正式开启,作为首位发现系外行星的华裔科学家、来自上海天文台的葛健教授带领同学们走进数智媒体创新实验室,和师博芸、王陈慕蓉、王立涛、甘褀正四位来自卢湾高级中学的学生代表,科普天文知识,探讨文明发展。

  开学第一课讲了啥?流浪地球、三体、ChatGPT等均入课(图1)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开学第一课《2053,请回答! 》。 本文图片 校方提供

  流浪地球中的场景会出现吗?葛健介绍,流浪地球中的场景绝不会出现,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相当脆弱的,除了必要的保护,去寻找地球2.0也是科学家们探索的方向。在茫茫宇宙中,找到那颗绕着类日恒星转的在宜居带中的半径大约在0.8-1.25地球半径的系外行星,如若它们的质量和密度与地球相似,表面有岩石表面,有水,也有大气,而大气中如果有氧气、水汽、二氧化碳以及臭氧等,这样的地球2.0可以适合人类去居住,就有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流浪地球》中的机械狗笨笨、门框机器人等科技产物也让人记忆犹新。如今,ChatGPT的爆火更是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电影中的550系列。对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葛健建议同学们的学习模式需要做更大的调整,渐渐地从追求知识性,标准答案性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去追求个性化的教育,保持和加强个人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增加个人的compassion,即共情和同理心,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培养,让自己在适应未来AI时代的同时,更能具有引领未来世界的欣赏力和创新能力。

  开学第一课讲了啥?流浪地球、三体、ChatGPT等均入课(图2)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开学第一课基于科幻影视作品《流浪地球2》和《三体》,科普天文知识。

  《流浪地球》和《三体》等科幻影视作品同样也诠释了对文明交流、人类命运发展的思考与诠释。通过探讨,同学们有了更深的感悟:个人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是科技发展中不可抛却的底色,要从过往的文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在智慧演化中渐渐走向理解、平衡和包容。

  今年恰逢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同学们想象着30年以后百年校庆时,校园会变成什么样。在活动现场,高二(7)班甘祺正同学利用AI绘图软件stable diffusion带领同学们畅想2053年的校园,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也更加坚定了拥抱人工智能,迎接未知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开学第一课最后,葛健呼吁所有学子行动起来,做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和自信。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