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概念股观察|汉王与科大讯飞股价狂飙,研发底色如何?|汉王科技|科大讯飞|

  ChatGPT概念初现之际,汉王科技和科大讯飞两家公司的NLP相关业务就已经受到投资人关注,但在上述领域,ChatGPT实际带来的机会点尚未明晰,上述公司确实有相关的技术积累,还是有蹭热点之嫌?第一财经查阅了这些企业的财报和公告,从中可窥一二。

  2月23日,ChatGPT概念股持续走低,汉王科技跌停,科大讯飞跌3%。截至24日早盘结束,汉王科技股价为32.78元/股,科大讯飞48.93元/股。

  但在此前,汉王科技股价一年之内涨幅达到150.4%,科大讯飞股价一年之内涨幅达到55.1%。

  上述两家企业的共同点在于均涉及NLP业务。NLP技术被视为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沟通的桥梁,而ChatGPT作为人机对话的语言模型,是目前NLP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

  ChatGPT概念初现之际,汉王科技和科大讯飞两家公司的NLP相关业务就已经受到投资人关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的问询记录显示,汉王科技于2022年12月6日回应投资人,公司在NLP领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已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科大讯飞在1月10日回应投资者称,讯飞积极布局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文图生成、对话生成等技术方向,相关技术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但在上述领域,ChatGPT实际带来的机会点尚未明晰,上述公司确实有相关的技术积累,还是有蹭热点之嫌?第一财经查阅了这些企业的财报和公告,从中可窥一二。

  汉王科技:股价“狂飙”7连板后遭问询

  2023年1月30日至2月7日,汉王科技股价受ChatGPT概念火热影响走出7连板,引深交所关注。

  除了要求公司公布2022年业绩预计情况以及对公司经营风险、业绩亏损等进行风险提示外,深交所特别关注到了汉王科技的NLP业务,要求汉王科技说明公司NLP业务的具体产品、应用情况、研发投入及相关财务数据,并针对公司先前在投资人平台所言的“公司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领域处于业内领先地位”等言论给出依据。

  在回应深交所的关注函中,汉王科技表示,公司以OCR、NLP技术等核心技术为支撑,形成汉王人工智能标引平台、汉王文脉知识展示平台、汉王仓颉知识抽取平台、汉王智能识别与数据提取分析系统等系列产品。

  天眼查信息显示,汉王科技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主要有办公设备、计算器设备销、软件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以及医疗器械销售等。

  根据公司2022年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汉王科技的收入按产品划分为笔智能交互、文本大数据、人脸及生物特征识别以及AI终端。2022年上半年,笔智能交互产品的营收额占据公司总营业收入的61.51%,系主营产品,而与NLP相关的文本大数据业务营收占比仅达13.15%。

  同时,半年财报数据还显示,汉王科技文本大数据业务的收入规模于上半年下降了7.14%。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文本大数据业务占总体营收比例分别为15.24%、13.15%。

  ChatGPT概念股观察|汉王与科大讯飞股价狂飙,研发底色如何?|汉王科技|科大讯飞|(图1)

  文本图像识别OCR产品是汉王科技较早拓展的领域,公司将OCR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相结合,目前在大数据与服务方向拓展了诸如上述的应用。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汉王科技。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在NLP、人机交互方面,公司有较多底层技术,同时,公司对行业客户的数据特点比较了解,能够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垂直行业中。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报数据显示,汉王科技在新一代自然语言认知技术与文本大数据开放平台及应用系统项目上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约为2.34亿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上述项目的投入金额为2918.9万元,占比仅达12.00%,项目投资进度低于公司其他项目。据国盛证券估算,GPT-3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140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LLM(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成本介于2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之间。

  ChatGPT概念股观察|汉王与科大讯飞股价狂飙,研发底色如何?|汉王科技|科大讯飞|(图2)

  21日,汉王科技股价于午盘期间跳水,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之后公司股价又于23日跌停。然而即便遭遇了盘中“闪崩”和跌停,汉王科技股价一个月以来的涨幅还是超过了100%。

  相比在股市上的“狂飙”,汉王科技2022年的业绩却在亏损。在财报预告中,公司对于2022年全年扣非净利润的预期是-14000万元至-9800万元。

  此外,2月9日,汉王科技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三家在2月初减持公司股份,其中,股东河南黄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和同方投资在2月2日至7日期间,分别减持262.65万股和342.39万股,减持比例分别为32%和71%,股东巨能资本在2023年2月3日减持122.5万股,减持比例达到85%。按照当日的成交最低价计算,三家公司分别累计套现6997.87万元、9865.33万元和3002.48万元。

  同时,汉王科技董事李远志的配偶陈政,于2月2日、2月3日分别卖出公司股票10000股、25600股;公司董事、总裁朱德永的配偶李莹,于2023年2月3日卖出公司股票600股。同样按照当天成交最低价计算,陈政套现93.53万元,李莹套现1.62万元。

  华泰证券的研报显示,汉王科技以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服务为核心,在智慧政法、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数字人文、智慧教育等领域推进 AI+文本的商业化应用,有望在未来受益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建设。

  科大讯飞:追赶ChatGPT热概念?落地的产品才是“试金石”

  科大讯飞以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为市场知名,据了解,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研究。天眼查信息显示,科大讯飞的主营业务涵盖增值电信业务、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电子产品及计算机通讯设备研发、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发销售等。

  从公司经营角度来看,近年,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落地的多个领域“撒网式”布局,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涉及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汽车等8个领域。

  科大讯飞2022半年报显示,公司在教育产品和服务业务的营收为22.0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科大讯飞上半年AI学习机销售额增长超101%。截至2022年上半年,教育产品和服务是科大讯飞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为27.49%。

  ChatGPT概念股观察|汉王与科大讯飞股价狂飙,研发底色如何?|汉王科技|科大讯飞|(图3)

  2月16日,科大讯飞在披露的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透露,科大讯飞AI学习机将成为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技术(NLP)率先落地的产品,将于2023年5月6日进行产品级发布,该技术突破将在AI学习机的中英文作文辅导、中英文口语学习等方面带来显著提升。随后公司在后续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披露表示,讯飞听见等产品也将成为该项技术(NLP)率先落地的产品。

  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科大讯飞对于类ChatGPT的应用还要“等等看”。

  对预训练认知智能大模型实现突破,科大讯飞称,其信心源于核心算法、应用场景、算力保障几方面。据了解,科大讯飞承建了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深度学习算法、大模型技术、行业大数据等方面有积累。同时,科大讯飞在认知智能方面开拓了多种应用,如教育行业的个性化学习、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辅诊等,积累了超过50TB 的行业语料和每天超10亿人次用户交互的应用。

  但上述科大讯飞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短期内发布的产品可能无法像ChatGPT那样功能涉及面非常广。而且,目前对于人工智能交互的规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阶段很难保证人工智能不反馈出一些超出控制的内容。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今年1月30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也曾表示,与国际大厂相比,在芯片算力、数据积累和行业资源整合上,科大讯飞在综合实力、平台能力方面确实存在差距。

  记者此前从接近公司人士处了解到,受到相对竞争优势的技术使用场景有限的影响,科大讯飞在产品定义时正积极寻求扩展新的使用场景。以汽车为例,此前科大讯飞表示,讯飞智能音效在一汽、上汽、广汽等汽车厂商已有多款车型完成了定点。讯飞多语种技术助力中国汽车“出海”。

  在本轮ChatGPT热的浪潮中,科大讯飞的股价在市场上收获了一波关注,截至24日早间收盘,公司股价为48.93元,一个月的时间内公司股价上涨了约40%,重回千亿赛道,达1125亿元。

  据最新公布的业绩预告,2022年科大讯飞预计实现营收183.14-201.45亿元,同比增长0%-10%;预计实现毛利 75.33-82.87亿元,同比增长0%-10%;预计归母净利润4.67-6.23亿元,同比下降60%-70%;预计扣非净利润3.92-5.38亿元,同比减少45%-60%。

  对于去年业绩未达预期的原因,科大讯飞表示说,因为去年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持续,全国各地项目招投标延迟,尤其是第四季度超过20 个项目、超过30亿元合同延期所致,但相关项目并未取消。公司2022年营收和毛利仍保持小幅增长的原因是根据地业务(教育等行业应用)在2022年仍实现23%的增长,抵消了大项目延期产生的影响。

  至于为何“增收不增利”,科大讯飞称,2022年在教育、医疗等业务的拓展,新产品研发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适配等方向新增投入约8亿元。此外,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商汤等因股价波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约 5.87 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5亿元,销售回款正向增长。

  2019年至2021年,科大讯飞在研发上全年投入的金额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和29亿元,2022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资金为15亿元。从数据上看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正在逐年增加,不过相比微软对于Open AI 20亿美元的投入来说,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