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李逵”或“李鬼”?国内“ChatGPT”概念小程序纷纷改名

  “OpenAI有中文官方网站吗?”2月9日,面对记者的提问,OpenAI所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给出了这样的回答,“OpenAl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官方网站。然而,OpenAl的英文网站在中国是可以访问的。”

  近日,ChatGPT备受关注,很多网友也跃跃欲试想体验一番,但由于目前ChatGPT官方没有开通直接面向中国市场的服务,因此近日打着“ChatGPT”旗号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层出不穷。

  随后,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跟上这趟热点“快车”,宣布将推出自己的“ChatGPT”。但对于各大厂的蜂拥而上,很多投资者也产生了“是否在蹭热度”“是否有真技术”的质疑,有观点认为,这也是考验大厂们在算法、芯片等的研发能力与投入的时刻。

  ChatGPT概念板块走势出现分化

  2月9日,ChatGPT概念板块走势出现分化,涨跌不一。其中,惠博云通、鸿博股份出现涨停,鸿博股份3连板,云从科技一度跌超14%并收跌9.35%。海天瑞声开盘一度跌超10%。

  消息面上,上交所8日晚间对近期热门ChatGPT概念股海天瑞声、云从科技下发监管工作函。对此,海天瑞声动公告,公司业务与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开发企业有比较大区别。而三六零则发布异动公告,公司的类ChatGPT技术与当前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

  西部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邢开允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AIGC发展大年,ChatGPT将为计算机基础设施、算力等上游技术、代码机器人等下游带来需求。目前,OpenAI等巨头已着手自建计算集群来满足AIGC的要求。

  “李逵”或“李鬼”?国内“ChatGPT”概念小程序纷纷改名(图1)

  李逵还是“李鬼”?对话小程序鱼龙混杂

  “如何玩转ChatGPT呢?首先,进入网站,点击“Sign up”注册,然后输入邮箱地址和验证码,点击Continue继续,接着输入密码,点击邮箱验证链接即可……”,由于ChatGPT官方尚未开通直接面向中国市场的服务,近日,网上出现了很多注册教程,甚至还有部分商家通过电商平台做起了代问代注册生意。

  记者注意到,此前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搜索“ChatGPT”时,会关联至“ChatGPT账户”“ChatGPT注册”等相关词条。但广州日报记者在9日傍晚在该电商平台搜索“ChatGPT”时显示“没有找到相关宝贝”。

  值得关注的是,在迎来一轮关注热潮后,很多相关微信小程序已经陆续改名,其中,一个认证主体为“上海熵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公众号就在2月8日由“ChatGPT在线”更名为“AI对话 | 智能写作问答”。记者通过与其对话后发现,免费试用用户对话额度有4次,在用尽对话额度后需要充值才能继续使用,其中最便宜的一档是“9.99元购买1月内有效的20次对话额度”,最高档位的为“999.99元购买一年内有效的无限次对话额度”。

  记者注意到,此前在微信搜索“ChatGPT”可以关联出不少声称能够提供ChatGPT服务的公众号和小程序,但目前已经无法直接关联至相关功能的公众号或小程序。

  广州日报记者测试对比国内有关的AI对话小程序服务后发现,一些小程序的回复虽然与官方渠道的“ChatGPT”有接近之处,但回应相对较为简单。比如同样面对“你觉得自己现在的能力到达什么程度?”这一问题,“AI对话 | 智能写作问答”这一小程序回复称,“我觉得我现在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初级水平,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正在不断努力,通过努力提高我的能力”,而“ChatGPT”官方版本则表示,“作为OpenAI训练的AI模型,我的能力主要表现在生成文本、回答问题、生成语言等方面。在这些方面,我被设计成具有高水平的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有价值的内容。然而,也要指出,作为AI模型,我并不具有主观意识、感知能力和感情体验,因此也不能代表个人观点或主观评价”,并称“总的来说,我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我目前的能力已经足以满足许多用户的需求”。

  对于这些小程序的真假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就跟有的山寨手机宣称与原版有相同的功能一样,“里面的硬件跟原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意味着山寨版本不能保证跟原版本有一致的稳定性”。

  “李逵”或“李鬼”?国内“ChatGPT”概念小程序纷纷改名(图2)

  “蹭”热度还是真技术? 考验大厂们的研发水平

  对于ChatGPT如此“爆款”的话题,自然是少不了国内互联网大厂的身影。2月7日(本周二)百度对外公布了类ChatGPT项目的中文名字“文心一言”后,阿里、字节跳动、京东、快手等相继被爆出类ChatGPT相关项目的消息。至截稿时,记者据最新消息梳理:百度将今年3月完成“文心一言”(ERNIE Bot)的内部测试,百度版ChatGPT将嵌入到搜索服务中;阿里达摩院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目前处于内测阶段;京东将聚焦文本、声音和数字人生成4个方面;快手正在开展大规模语言模型(LLM)相关的研究,并启动了相应专项。

  另一方,有大厂对该热门话题低调,9日,就有媒体称字节跳动的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有开展类似ChatGPT和AIGC的相关研发,未来或为PICO提供技术支持。不过,PICO相关负责人否认了此消息。

  对于部分互联网大厂对外披露关于类ChatGPT相关信息,有投资者质疑,为什么此前就不见发布呢?据了解,对于AI技术,作为科技领域的互联网大厂几乎都有涉足,但人工智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领域,而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例如客服机器人,只是其智能程度没有这么高。ChatGPT不是简单地调用后台数据。它背后涉及了算法、芯片、大数据等”,有业内人士如此表示,这也是考验大厂们在算法、芯片等的研发能力与投入。

  “李逵”或“李鬼”?国内“ChatGPT”概念小程序纷纷改名(图3)

  专家指出,从技术角度上,相较于之前大量使用无监督深度学习算法,ChatGPT模型背后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更加新颖,创新性地使用了半监督学习算法,尤其ChatGPT把生成的文本模型更加“组织化”,这是非常大的技术创新。如果没有人的数据甄选,这个模型参数即便大十几倍,也很难达到这个效果,某种意义上,这其实是对过去一味追求(参数)大和追求无监督学习的一个路线修正。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许晓芳、文静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