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ChatGPT于AI像梅西于足球 要做好不容易

  转自:成都商报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开启。首场“部长通道”亮相的是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三位部长围绕政府工作报告、5G应用与发展、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ChatGPT、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内容,重视民众期待,解读政策法规,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首场“部长通道”的答问干货满满。

  ChatGPT是个大模型、大计算、很好的计算方法,同一种原理,但做的质量还是不一样的。就像踢足球,都是射门,但是要做到像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研究有一些成果,希望中外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更多好的成功,注意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3月5日上午,在“部长通道”采访活动现场,针对近期爆火的ChatGPT,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借足球运动员梅西,回应了记者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提问。谈及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科技强国时,王志刚说:“基础领域的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要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

  人工智能原理相通

  要做得好却并非易事

  王志刚认为,ChatGPT之所以引起关注,主要基于它的大模型、大数据和强计算能力。他解释称,ChatGPT从源头来讲主要建立在两大技术层面——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自然语言理解(NLU),而这两个技术实际已研究了多年。

  但在王志刚看来,即使人工智能背后的原理相通,要做得好却并非易事:“就好比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他也同时指出,在技术进步方面尤其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和质量的有效性上,ChatGPT目前也同样存在困难。

  实际上,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同样进行了多年布局且取得了相应成果。王志刚介绍称,中国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AI在治理领域的应用,最近科技部也推出了智能码头等若干场景,希望通过场景驱动来牵引科学技术研究结合用户需求。

  王志刚也同样提出:“要达到ChatGPT的效果,可能还有工作要做。”他同样希望,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国外的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都能够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希望我国的科研院所、企业、广大科研人员能有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为国际社会作出中国贡献。”同时,他也强调,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运用,需要注意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基础研究十年磨一剑 要坐稳坐住冷板凳”

  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些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王志刚介绍称,比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现在都是重点关注内容。而前期在贵州的FAST发现了700多颗新脉冲星,这也同样是基础研究中涉及的观测分析技术突破,交叉融合形成的创新成果。

  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积累投入。王志刚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详细介绍。首先,在研发投入上,他介绍称,我国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连续四年超过6%,与全国研发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入增速更快。

  其次,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基础研究的能力建设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我国不断在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数学研究中心的布局,基础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也不断更新。

  第三方面,在加强顶层设计上。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属于科技创新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也进行顶层设计。为此,科技部发布了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同时围绕加强基础研究在创新环境建设、人才评价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基础领域的研究,往往路径不清楚、方法不确定、失败率比较高。对于这样的研究工作,我们要努力推动形成宽容失败、鼓励坐冷板凳的科研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支持方式、研究生态,要给予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安排。”王志刚强调,基础研究讲求十年磨一剑,要求科研工作者坐稳坐住冷板凳。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源头 尤其领军人才难得”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通过基础研究才能变不确定性为确定性,变未知为已知。”王志刚说,这些年在基础研究领域,关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即基础研究的问题怎么提准。王志刚表示,基础研究前沿是大家都没走过的路,怎么把问题提准,是一个科学问题,并且是重大科学问题,这是科学家要面对的重点、难点。第二个问题,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异常难得。王志刚说:“怎么解一道数学难题,一个现象怎么发现,怎么总结其中规律,一项科研过后怎么把方法总结出来,这些都是科研最难的地方,都要依靠人,然后才是成果本身。”第三个问题,是怎样有个好的生态环境。王志刚指出,基础研究更需要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包括国际同行的交流。第四个问题,是基础研究的底层逻辑。王志刚认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一定要把方法论、科研范式搞清楚。这几方面也同样是科技部在工作中的关注重点,然后才是基础研究、前沿探索的成果。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王志刚强调,一是加强由好奇心驱动,进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加强由国家战略目标驱动,进行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三是加强市场驱动,进行应用型基础研究。

  “要使得基础研究成体系布局、成系统推进,使得我们的基础研究与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目标真正结合起来,发挥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王志刚说。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实习生 李逸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