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ChatGPT来袭,公证服务如何应对

  转自:法治日报

  □ 曲秉正

  如果说2018年是区块链元年,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那么2023年无疑是属于ChatGPT的。几乎一夜之间有关ChatGPT的文章在各大媒体“狂飙”。通过相关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ChatGPT可以多语言撰写充满想象力的诗歌、编写可运行的程序、快速生成论文摘要、自动制作数据表格……一时间,似乎“万物皆可ChatGPT”。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今天,ChatGPT应用场景的通用化、多样化,带给公证行业的是挑战,还是机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ChatGPT会取代公证员的工作吗?笔者认为,ChatGPT未来确实可以代替一些日常公证咨询工作,但还无法取代公证员的作用。就笔者体验而言,ChatGPT对理科等有公式或者有标准答案的学科,回答准确率相对较高,但对社会科学类问题回答准确率一般。在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上,ChatGPT的回答则多为框架型公式化结论。而公证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与当事人的共情能力及对当事人所述内容的代入感,这正是人工智能目前所欠缺的。需要强调的是,公证必须坚持真实性、合法性和中立性原则,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权力来源具有法定性,公证结果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ChatGPT作为逆区块链高度中心化的产品,其所依赖的算法技术的中立性、生成内容的准确性都存在局限性,对其技术伦理的可靠性、技术权威性和社会实践的公信力值得商榷。

  虽然ChatGPT目前并不会取代公证员,但并不代表着行业内的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人工智能行业里有句名言:取代你工作的不是AI,而是掌握AI技术的人。未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一定会走进我们的工作和生活。ChatGPT与公证员在未来不是二者选其一的对立面,而是以公证员为主导、辅助以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把公证员从某些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来拥抱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来提高公证法律服务的价值和效能。

  笔者认为,ChatGPT可以在以下场景给我们带来帮助:

  辅助提高公证服务咨询的效率。以往的智能工具只能按模板回复并不能与当事人进行有效的交互,应用ChatGPT可以极大地提高公证的咨询效率并提高用户体验,实现7×24小时的在线咨询服务。

  辅助公证员的执业活动。公证员在办理公证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各行各业当事人的不同需求,未来借助ChatGPT可以快速跨界了解当事人申请领域的专业内容并准确找出适用的法条。同时利用ChatGPT的创作能力,可以探索要素式公证书的撰写模式创新,提高公证文书的制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辅助做好公证执业风险识别。ChatGPT可实现关键要素提取、资料自动化审核、风险点提示等风控领域的业务流程,提升风控相关业务的自动化水平,有效避免公证质量风险的发生。

  辅助提升档案系统自动化水平。在数据电子化后借助ChatGPT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分类和查询工作,我们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档案分类工作并通过互动式交流实现数据精准调取。

  在ChatGPT人工智能实践应用加速拓展的今天,公证行业应以数据为基础要素,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抓手,逐步赋能公证工作的应用场景,充分挖掘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价值,让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公证业务发展活动中起到更加基础和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市方圆公证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