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

【芯事记】全国两会前瞻: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的“ChatGPT”......哪些看点你在关注?

  集微网消息,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揭幕,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在北京召开。春天的盛会里,代表委员们谈期盼、话共识。那么,科技、产业、就业将有哪些新看点?

  前瞻一:科技自立自强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强调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

  近年来,美国出台一系列遏制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举措,将科技和产业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为全球科技合作创新设卡立障。其中,以“芯片法案”为代表,美国与我国开展科技战略竞争的内核并非致力于激发自身竞争力,而是动用战略、经贸、外交等工具挤压我国发展空间,延续美国在关键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优势。

  在此背景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尤为重要。回顾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出现23次,“科技”出现18次,是当之无愧的高频词。

  业界格外关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就科技、产业方面释放哪些积极信号,进而提振市场信心?

  前瞻二:建言ChatGPT、半导体、就业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中有相当数量的科技界人士,他们对于科技、产业、人才有着诸多建言。

  近期,ChatGPT引发全球热议。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巨大跃升将掀起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我国理应迎头赶上。在关注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技术突破背后所依赖的创新模式。

  他在提案中建议从两点着手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首先是建立大型科技企业+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的“微软+Open AI”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其次是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长期开源项目,打造开源众包的开放创新生态。

  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他将主要从技术创新与资本投入两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加大对科技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二是改善科技制造业融资环境,延长贷款期限、放宽融资门槛。三是降低科技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我们希望能够出台相应的政策,推动国内产业链更加细化,对产业进行精准扶持。”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志伟表示,将提出关于在半导体领域加速国产化替代步伐,建设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副主委、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李丽娟带来提案《关于深化“四新”建设改革,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建议》。她建议,完善产教协同机制,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动力;完善校企政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协同优势;以“双万”工程为契机,建立“四新”建设长效机制。

  就业,一头连着社会民生,一头连着内需供给。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以往每年两会期间,都有关于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建议。

  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政策,对部分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要求应届毕业生须为当年毕业的做法予以纠正。

  前瞻三:2023,集成电路“风向标”

  政府工作报告事关新一年重点工作安排,历来被视为当年发展的风向标。而今年全国两会前,我国超18省(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聚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譬如: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新突破”;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提高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和设计创新发展能力”;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补齐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芯片、工业母机等‘卡脖子’领域联合攻关、设备研发和国产替代”。

  回顾2022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当时提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2023年,“集成电路”会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怎样的表述出现?令业界期待。(校对/刘沁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登录 注册 退出